读后感范文网 >地图 >读后感 >

中国史读后感

中国史读后感

时间:2024-01-14 作者:读后感范文网

中国史读后感(合集7篇)。

读书的人对于世界的基本认识也会得到拓展,身在其中更觉得安心,在读完作品后我的心理得到充实我们的知识得到扩充。 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可以促进我们对于作品的思考和理解,怎么写出高质量的读后感?希望这份“中国史读后感”能够达到您的期望,感谢您的关注我们期待着您的再次访问并请多多关注我们的网站!

中国史读后感 篇1

victor

中信出版社引进出版了一套六册《哈佛中国史》,我很好奇这些号称汉学家的老外会如何思考和写作中国史。

前几年国内掀起一股明史热,儿子六年级读完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对明史相当感兴趣,看过一遍还不过瘾,在多伦多留学每天坚持听《明朝那些事儿》音频。于是我首先找来本套中国史的主编卜正民(timothy brook)亲自撰写的《挣扎的帝国:元与明》一册,看看与我们在国内读到的明史有何差异。

读老外的历史书,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容易犯困,感觉老外写历史总是事无巨细、婆婆妈妈,东一榔头,西一锤子,没有一条贯穿全书、勾引阅读兴趣的主线。哪像读中国人写的历史书,宫廷心计、官宦攻讦、用兵伐谋、征战疆场……让人惊心动魄、欲罢不能、引人入胜。

比如那本几年一大热的《万历十五年》,早在30年前大学老师就列为必读书目,作者黄仁宇参加了《剑桥中国史》的撰写,负责明史部分,后来有了这本书,但我读过总是找不着感觉。这套《哈佛中国史》可读性算不错,但仍然读着读着不掐一下大腿就走神了。

老外写历史,运用史料与中国人大相径庭。中国人写历史,以官史、其他野史方面的资料,多作为补充证据。这套《哈佛中国史》似乎并不看重正史资料这类“重要史料”,而是大量考证引用考古文物、出土文献、书画瓷器、建筑家具、平民家谱、地方物志、个人札记等等这类“边缘史料”。

读完全书,我与儿子交流心得体会。他告诉我,他们历史老师要求做research时尽量使用primary sources,我们所说的“正史”,实际上是secondary sources,而上述那些所谓“边缘史料”才是primary sources。

国外学术研究除了注重直接使用第一手资料外,还把参考指标作为呈现研究成果的基本要求。我翻看了这套《哈佛中国史》六册,大致每本书的参考文献、索引和注释等都要占到全书页数的1/5-1/4,极尽详实,其中参考文献还严格区分“一手文献”和“二手文献”分列。这也就罢了,最让我觉得这些老外脱裤子放屁的是,卜正民在书中有一个地方引用了他自己另一本著作中的一段话,也照样煞有介事地标注出来!

这让我联想到儿子到国外上学第一学期,初次做地理课的project,费了好大工夫做出来,我也觉得像模像样,与国内学校刷题作业完全不是一个层次。但作业交上去后得分不高,咨询老师后才知道,原来缺少了参考文献标注列示。那个project一共要求四部分:

手绘图纸,制作**,文字说明和参考资料,但没有得分。

老外为什么如此看重参考文献?因为参考文献反映了你的研究过程,这很容易搜索和验证。此外,他们受到道德和著作权的制约,不能复制他人的学术成果。之后,儿子逐渐了解了研究的要求。

最近,我在理科班又做了一个项目,我儿子得了6+,成绩不错。但我儿子告诉我,老师说他的索引不够详细。儿子说他做research时,文章中要使用的资料没有立刻记下参考文献,最后要列参考文献的时候再去查找,有些信息想不起来在**看到了。

看来,一种思维方式和***彻底扭转,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老外写历史,不但运用史料与我们大相径庭,更关键的是研究方法和史观,与我们云泥之别。

手捧《挣扎的帝国:元与明》,开读之前我就很纳闷:作者没有按照我们的思维***元与明分作两个朝代来写,而是融合在一起。

元与明这两个完全没有共性的朝代,放到一起怎么写?开读之后更让我找不着北:蒙古人如何把南宋小朝廷追赶至崖山海葬,朱元璋又如何从元末乱世枭雄中摘取胜利之桃……诸如此类中国读者耳熟能详又觉得不可缺失的“大事件”,作者连一个字也没提。

读完全书,我略一算计,全书正文共10章260页,其中关于宫廷政治、朝代兴亡(即中国人传统史观)的内容只有2章38页,不到全书六分之一!作者把六分之五的篇幅用于详细考证论述幅员、经济生态、家族、物华、气象变化、信仰、迷信等等内容,与我们中国人传统思维中根深蒂固的帝王史观几乎不搭界。

毕竟,外国人的研究方法有很大的优势。他们说读历史使人聪明。读完这本历史书,我找不到北方。这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历史观。想想也是,像我这样从小读《三国演义》长大,上学又饱受阶级斗争史观教育的一代人,在我们过去的历史观中,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反抗压迫的斗争史。

后来,随着历史观的主渐多样化,社会上也掀起了一股历史热。我们知道,农民起义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力军。但历史研究方**仍然局限于传统正史范畴,加之充斥荧幕的帝王宫廷剧和历史畅销书的推波助澜,在我们的历史观中,中国历史似乎又演变成一部王朝兴替、权谋斗争的历史。在这种历史观的长期浸淫中,每一个中国人或多或少都种下了一种帝王情结。

因此,时下国人无论自身地位如何卑微、处境如何不堪,但只要一说起南海局势、洞朗对峙,人人立马声高八度成为《环球时报》的时事评论员,“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茅庐者,近就算了。

中国人祟尚读史以知兴替,老外可不这样看,他们更关注的是人类不同群体甚至个体与自然之间,在历史演进中的冲突、交互作用和发展轨迹,如果读过《枪炮、病菌与钢铁》会清晰了解西方人的史观。也许,相较则言,中国人的传统史观才更称得上是一种唯心史观吧?

中国史读后感 篇2

新中国史观后感

作为一个中国人,学习和了解新中国的历史,始终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新中国史观的形成,不仅仅是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更是全体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和智慧总结的结晶。近年来,新中国史观逐渐被推向了更加具体、生动和立体的层面,我从中受益匪浅。在此,我想详细地探讨一下新中国史观给我带来的深刻感悟。

首先,新中国史观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中国建立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之前,中国历经了数百年的战乱和动荡,国家破败、民不聊生。然而,经过无数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和劳动人民的艰苦努力,中国成功地实现了国共合作,推翻了外国列强的压迫和国内封建统治的专制,新中国终于诞生了。回顾那段历史,我真切感受到了新中国的建立不仅仅是政治胜利,更是人类尊严和社会公正的胜利。

其次,新中国史观展示了新中国的成就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经济极度贫弱,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但是凭借着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中国成功进行了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为中国农村带来了新的变革。之后,改革开放的政策将中国推向了国家现代化的道路,使中国发展起来了。我非常钦佩中国人民敢闯敢试、不畏困难的精神,不仅带给了自己幸福生活,也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史观还让我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领导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高领导力量,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不断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坚决领导人民进行了生产建设和改革开放,使中国建设出了一片新天地。在我看来,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为中国和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最后,新中国史观让我明白中国的崛起是历史的必然。根据新中国史观,中国近代史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被欺辱、被掠夺和被侮辱的状态下度过的。这段历史使我们认识到了中华民族的危机和自强不息、崛起的必要性。当今世界,中国崛起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是中国人民努力的成果,也是中国梦的实现。新中国史观让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也看到了我们民族的崛起和未来的希望。

总而言之,新中国史观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祖国历史的大门,让我明白了新中国建立的艰辛和伟大,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领导作用。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为中国的成就而骄傲。新中国史观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将继续为祖国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史读后感 篇3

一本书看懂中国史的读后感,来自京东商城的网友:史书上说:上古时人类少而禽兽多,人类居住在地面上,经常遭受禽兽的攻击,每时每刻都存在着生命危险。在恶劣环境的逼迫下,部分人类开始往北迁徙。他们来到今山西和陕西一带,受鼠类动物的启发,在黄土高原的山坡上打洞,人居住在里面,用石头或树枝挡住洞口,这样就安全了许多。但是北方气候寒冷,许多人宁愿留在危险的南方,也不肯往北迁移。这时候有巢氏出现了。传说他出生在九嶷山以南的苍梧,曾经游过仙山,得仙人指点而有了超人的智慧。他受鸟类在树上筑巢的启发,最先发明了“巢居”。他指导人们用树枝和藤条在高大的树干上建造房屋,房屋的四壁和屋顶都用树枝遮挡得严严实实,既挡风避雨,又可防止禽兽的攻击,人们从此不再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了。人们非常感激这位发明巢居的人,便推选他为当地的部落酋长,尊称他为有巢氏。有巢氏被推选为部落酋长后,为大家办了许多好事,名声很快传遍中华大地。各部落的人都认为他德高望重,有圣王的才能,一致推选他为总首领,尊称他为“巢皇”,也就是部落联盟总部的大酋长……

中国史读后感 篇4

书,会让我长见识

读书是一件辛苦而又开心的事,读书更是求知的理性选择,同时也是人们内在自发的精神需求。当我们打开书本,走进自己的心灵,自然可以体验那种君临一切的奇特感觉。

《中国史》,它是我了解历史的伟大导师,也是它牵引着我,使我认识了足智多谋的张良,反复无常的韩信,善始善终的萧何和腹有良谋的陈平等英雄豪杰。

知道了中国第一个王朝是夏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它的诞生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夏王朝总共传了十四代、十七个王,延续了约五百年。

同时,由《中国史》我还了解到,元朝是疆城最大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真没想到,元朝竟也是如此有名!原先我只知道元是一个朝代,却不知它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在我更对元朝有了一种新的敬意!

从前,我只知成吉思汗应该很有名,后来看了《中国史》对他的详细介绍,我又对他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和崇拜之心。同时我也从成吉思汗这里认识了深得他倚重的谋士耶律楚材,建立元朝的忽必烈、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和建立伊利汗国的旭烈兀等人,使我对我国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好书培养好的心灵,好书培养好的人才。其实每一本书就像每一个人一样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缺点。我们要像取每个人的优点一样去汲取每一本书中的精髓,让这些书之精髓给予我们渊博的知识,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中国史》正如伴随我们的益友,博大、精彩而有趣,这样的益友,正需要我们去细细品味,用心感受其中的精髓。

捧起《中国史》,心中如长江,波涛汹涌,书中的故事令人拍案叫绝;或令人伤心愤怒;或令人产生惋惜之情。《中国史》能在烈日下化作一块绿荫;在严冬中变成一个烤炉。它也是我们在自己的漫漫旅行中一座可供休憩的风雨亭。

中国史读后感 篇5

学号:***姓名:王丽锦

提起《中国史纲》大多数人都说是一本历史入门需看的书籍,是张荫麟短暂一生留下的唯一专著,张荫麟先生,笔名素痴。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史学、哲学的学者,而且是一位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历史学家。他所叙写的《中国史纲》原来作者受聘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的一部分。

全书没有累赘冗繁的引文考证, 不故作深奥高奇, 史事都以`说故事' 的方式从容道来, 如行云流水, 可令读者享受到一口气读完不觉其累。也不觉得扑朔迷离。作者张荫麟先生运用自己的历史观和于文字的熟练使用对东汉前的中国史实作了较为严格的选择和取舍,把前人研究成果和自己玩索所得融会贯通,用讲故事的方式写出期间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及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

全书共十一章,从商代到东汉建立。根据自己的理解,作者不仅描写了当时社会上的政治事件,而且描述了当时的政治思想和社会状况。这样,我们读了这本书,就会对前人的生活、文化和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中国史纲》的文笔之美促使它成为历史教科书中最具可读性的一本。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中的打多数人提到第一反应是对历史的介绍。

当然,读一本完整的书对整本书的内容和印象非常重要。在书中印象最深就是第一章。

在读这本书的伊始,就是商朝。作者开篇第一章的题目是中国历史黎明前的大趋势。所以《中国史纲》在第一章的第一节诉说了那个远古的青铜时代——商。

对于商朝,太过于久远,那时候的的大多数事件和故事对于后人来说太过于扑朔迷离。所以对于商朝的历史,作者从实证出发,用了不到四百字来述说,“商朝从成汤创业以后,六百年间,可考的大事,除了六次迁都,除了对鬼方的大战,除了最后直接间接和亡国有关的打击外便是五度由盛而衰的循环”,其中还分析了商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在商朝末年,一种叔世的颓废和放纵弥漫了整个商人社会。狂饮滥醉的风气普遍于君主、贵族和庶民。

这是他们亡国的主因。”这个分析建立在周公 “不知稼稿之艰难,惟耽乐之从”的评价之上。也就是说,对商朝的灭亡,同时存在文字记载和传说,而张氏采用的是见于史册的周公之辞并不是不用传说,只是针对传说而言,作者更倾向于实证,以所知的实况为鉴别传说的。

最后看完这本书,我认为它不只是一本介绍性的书。它还有更深的层次。慢慢的品尝总是含有更深层次的韵味。

中国史读后感 篇6

看历史于我,是有变迁之路的。最开始历史,特别喜欢看野史,比如历史上出格到不能被正史记录的风花雪月、俊男美女,尤其喜欢看中国历史上出格的女性,如何在被封建压迫如此厉害的程度下,依然能呼风唤雨,发挥女性或者母性对国家固有的影响力;随后看历史,喜欢看一个特定的朝代,比如明朝那些事儿,如果这是宋史,对于特定的朝代是如何兴旺发达然后烈火烹油最终曲终人散,从中看出一个朝代的兴衰兆头,进而能在生活中早日看到类似的兆头;接着就开始看通史,看世界历史、中国历史,从一个较长的时间维度,甚至上升到进化的角度,来看我们之前曾经经历了什么。

历史,其实属于越来越有趣的学科,虽然任何历史书都不能百分百打包票自己是信史,但如同对待算命的态度一般,信则有不信则无,用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进入历史中,发现历史中最符合人类情感选择的行为,将之相信并认同为真实的历史,不正如同推理小说一般有趣吗?老话说读史使人明智,究竟有没有明智无法做出判断,但越是读史,越是感触太阳之下并无新事,一切仿佛理所当然的发生,但一切彷佛都是重复之前的经历,历史总是特别的相似又充满了小唯独的新意,这是另一个角度的有趣。

废话了那么多如何看历史,其实只是为了引入这本书的正题。书中讲中国历史划分为四个大的维度,上古、中古、近代、现代,春秋战国之前视为上古,秦至明视为中古,清为近代,民国为现代,这样的唯独划分可能同作者的时代背景有关,清朝之所以被单独划分,同清朝存在的年代刚好处于工业革命有关,其他欧洲甚至日本都开始利用工业革命自我强大,而清朝沉湎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闭关锁国,虽然和前朝的封建统治没有太多的区别,但整个国际局势都在变化,我自岿然不动的清朝是必须单独拿出来。

既然是一本极简中国史,必然对历史只能截取主要脉络,朝代的交替往往简而言之,除了有限的影响朝堂变局的人被单独提到几句,其他人都隐匿在文字背后,成了无名英雄。然而即便是简单的历史,也依然保留了对政治、军事、人文、学术、经济、社会等多方面不同维度的探讨,毕竟历史除了是朝代的兴旺更替、皇帝的世袭罔替之外,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人文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更加息息相关,也正是如此这些,才形成了当代国人的历史文化基因和气质。

一个朝代的统治方式与前一个朝代相比,总是有所改变和创新。一方面是前朝的亡故正是后朝需要吸取的教训,自然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对统治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另一方面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自然给统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毕竟社会财富越来越充盈,社会人口越来越多,都讲增加统治难度。因此,一味的复古并非好事,虽然从古代历史中有经验教训可以总结,但经验教训需要结合新时代新环境进行改良,而不能直接就上,否则容易变为王莽的悲剧。

关于中国历史有一句名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用于说明中国历史上的分分合合的国仇家恨。从另一角度,这句话说明了人心思变,总是不满足于当下已经拥有的东西,所以天下太平时作死折腾导致合久必分,天下纷争时又开始高歌宁为太平犬末为乱世人而期待分久必合。越是藩篱割据的年代,越容易产生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剧感;越是太平盛世的年代,越容易产生繁花似锦轰轰烈烈的喜剧感。中国的老百姓一直都被认为是最容易统治和驾驭的,虽然短时间能通过演戏作假或者作威作福获得成功,但要长治久安必然需要休养生息不与民争利。

元朝和清朝,都是很典型的游牧民族统治中国、统治汉族的朝代,但两个朝代存活时间差别甚巨,尤其是如同巨人一般在欧亚大陆上摧枯拉朽无往不利的元朝竟然只有短短一百多年的寿命,原因何在。书中给出的答案特别出乎人意料之外,继承人生命的长短。其实元朝和清朝都没有很好的继承人制度,上一代雄主死亡后都产生过政权更替的家族内斗,清朝比元朝稍微幸运一点在于清朝的康熙皇帝活得蛮长的,所以有足够的时间理顺统治汉人的方式方法,进而产生较为长期的朝代命运。

民国时期并不代表有民族主义,这从清朝的灭亡竟然苟延残喘了几十年便可看出,当时社会上的忠君思想和民族主义两者之间的斗争,民族主义并未占据上风。而随着帝国列强对国家的不断索取,普通的汉人心中大一统的思想的根深蒂固,最终激发了强烈的民族主义,而正是这种内心中保有的民族主义,让中国在面对危机中依然能奋发图强,最终成就了延续千年以上不断档的文明。虽然有说法中华文明其实在魏晋便已断绝,但笔者更认同文化的自我更新和传承,断层可能存在,但不代表不能重新捡起,而重新捡起后的延续,与我能认可为没有断档。

书中甚至有特别与时代同步的思想,或者说前瞻性的思想:对比中西方文明,中国文明能更缓慢而坚定的逐渐发展,对待周遭能宽容平等,信奉大家一起互惠互利共赢共长,因而有中国文明拯救世界的可能。其实在明朝下西洋中,就能看出中华文化尊重外邦、团结外邦、共同发展的意味,而目前的一带一路共同发展,也颇有此味道。中国人毕竟是孔孟儒家熏陶了几年前的中庸之道,不温不火但脚踏实地,虽然在发展速度上可能会有所限制,但坚持的力量超乎想象。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中国式,的确是爱读的一本历史书。最后借作者在那个年代就能发出的有自信的回答结束此文:"要矫正它,非有特殊的文化,和相当的实力,又谁能负此使命?中国人起来啊!"


中国史读后感 篇7

们只单纯的读书,而不能看到整部书的集结和它背后的时代精神与人物精神,便失去读书的意义。因此我知道了,我们研究历史,更重要的是应懂得历史里边的人,没有人何来历史?若是只看到历史上的一件件事一堆堆材料,那就是只看见了历史遗骸,而看不到历史灵魂了。

再举一个例子,钱先生反复告诉他的学生一次读一本书。钱先生说,读一篇文章不容易,但只要你能读一篇文章,你就能读所有的文章。这个不能读,其他的也不能读。

要读一本书就重点读它,不要三心二意,要从头至尾,由表及里,层层递进,读文字,读作者,读精神,这样才算将一本书完完全全的读完。想自己从前读书,都称不上读书,只可谓翻书,从头至尾,快则快矣,合上书却一无所得,只留下一模糊印象,或者一点零碎谈资供人前卖弄,这样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倒也是亵渎了那一本本传承千百年的典籍。

细细读完《中国史学名著》,我深深以为,这本书不仅仅讲的是中国史学史,还在教我们读书的方法,教我们怎样来培养读书的能力,怎样提高鉴赏的水平,甚至间接在教我们怎样做人,希望所有喜爱读书的人都抽出一点时间来读它,想必会有诸多收获。

本文来源://www.dhd7.com/d/1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