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秋有关的小短文(模板17篇)。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中秋节的故事50字(精选17篇)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秋有关的小短文 篇1
国庆节放假期间,我和爸爸等四人去了北京,游玩了五天,这短暂又难忘的五天里,我留下了快乐,留下了不舍,留下了向往。
我们早就安排了行程,去八达岭爬长城,去参观故宫,去天安门看升国旗,参观圆明园……即使安排得很好,但每个景点的游客也真是出乎意料的多,这也导致了我们观赏与游览的心情受到影响。爬长城就如同挤长城般,放眼望去,都是人群,偶尔站高些,才可看到连绵起伏的山峰,雾霭朦胧的山一排排延向远方,可身旁人群的嘈杂声使得原本秀丽静谧的景色变得不是那样沁人心脾。去故宫,去看升旗,参观圆明园等,我的感受也是如此,不免对这次的旅行有些失望。
不过我很喜欢热闹人多的晚上,有一天夜晚,我们去了住处附近的街市,那里人多却并不拥挤,那里没有雄伟的景观却独有一番热闹的风采。我们走在盈满月光的路上,享受静谧夜晚中的热闹。那里有好多礼品店,小吃店,服装店,在夜晚中灯火通明,在我眼中,每一家店,每一个人都是一道风景,而我陶醉在这美丽的风景中,扑朔迷离,月光下,映照着我痴迷的心。
第二天我们去参观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可惜人太多,而没能进去,但我看到这么多人只为了参观清华与北大排很久的队,才知道这比我所想的还要著名,此时我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向往,以后要在这里大学。
又一天,我们去了世贸中心,那是我第一次在北京体会到真正宁静的地方,没有人群,没有汽车的.鸣笛声,而且也不用再去跋山涉水地走了。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无尽的自在与安宁。这里还有很多商场,里面也是安静又广阔,就这样我们从上午一直逛到了晚上。
到了晚上,人也开始多了,广场上的灯也亮了起来,好一番热闹景象。我透过那也缤纷耀眼的灯光,看到了圆圆的月亮,仿佛冲着人们微笑。今天,原来已经是中秋节了啊!虽然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却无法团聚,但我很喜欢这里,很喜欢这个热闹又宁静的大都市,即使明天就要回家一家人团聚了,我还是希望再晚一点,再在这里多待几天,再体验一下这大都市的生活,只因为,我喜欢这里。
这是次难忘的旅行,度过了难忘的中秋。即使我在这里有太多的留恋与不舍,但我还是要说一声:“北京,再见!”
中秋有关的小短文 篇2
中秋节的起源说法有很多噢。比路说一说源于我国战国末期的神话“嫦娥奔月”,人们于八月十五祭月以盼嫦娥归来。一说源于古人对月亮的崇拜,我国早在周代已有秋日拜月的活动。
中秋有关的小短文 篇3
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也是祭祀月亮的日子,它不仅象征团圆,更体现了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封建社会中难得的没有宗教色彩的节日,同时也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
关于月亮的故事很多,最让人耳熟能详的恐怕就是嫦娥奔月了。在人们印象中桂花树下是嫦娥和玉兔,还有吴刚。其实远古还有一种说法,相传弈在射日之后,王母娘娘赏他一颗不老丸,岂料被嫦娥偷了去,嫦娥向巫师有黄占卜,询问自己的命运,有黄说她的命运很好,子孙繁多,于是她就飞奔到月亮,谁知渐渐变成了蟾蜍的样子,所谓的子孙繁多不过是她产下的卵而已。
也有的神话说,嫦娥并没有变成蟾蜍,她只是孤单地居住在月宫,而陪伴她的只有一只在桂树下捣药的兔子,我们看到月圆时里面影影绰绰的阴影就是传说中的桂树,因而唐代诗人杜甫有诗曰:“砍去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中国的哪一个传统节日对吃都是非常讲究的,中秋节更不例外。良辰美景,轻歌曼舞的雅兴,觥筹交错之际是免不了要吃点东西的,这便有了月饼。月饼源于宋代,那时也只是官宦之家和富商巨贾的奢侈品,直到明代,才逐渐普及到民间,到了今天更是普天之下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食品了,吃月饼也成了中秋节一道亮丽的风景。
时至今日,祭祀月亮的活动渐渐变成了亲人团聚的节日。每到这一天,人们再忙也要停下手中的活计,家眷老小聚到一起,摆上瓜果月饼,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地赏月聊天。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有一些人为了国家和事业不能回家团聚,思乡心切的游子们也只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行”了,孤杯问盏,默默品尝思乡的苦楚,借助圆月给远在家乡的亲人捎去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中秋月圆之时,是每个人慰藉心灵的港湾,看着月儿圆圆满满,祈祷诸事圆圆满满,人生圆圆满满。
中秋有关的小短文 篇4
又是一年的中秋节的夜晚,我和姐姐、哥哥在阳台上赏月。
哥哥跑进厨房端来了月饼、西瓜、石榴和嫦娥、吴刚、玉兔一起分享。我和姐姐放起了礼花把清静的'家庭变得热闹起来。你瞧,那洁白的月光把天空打扮得一清二楚,正当我召唤哥哥、姐姐一起欣赏时,月亮被一片云遮住了,像是蒙上了一层轻纱。月亮又不顾一切地往上升,皎洁的月光,再次照亮了天空。我们兄妹三人背起了小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中秋有关的小短文 篇5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婉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家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有关的小短文 篇6
又逢一年之际的中秋佳节,人们早已蠢蠢欲动地期盼着这个团圆的节日,早在几周前月饼便充斥在大街小巷的商户里,买月饼成了大家的又一趣味。
尤记起苏轼的那首《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身为一名乘务员,在平时,为成百上千人提供便捷的出行,在中秋,为旅客的归乡之途保驾护航,而自己,却不能在节日里与家人团聚。虽然如此,小伙伴们却没一句有怨言,依旧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诚挚地为回家的旅人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与暖心的问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在9月14日的航班上,飞机即将起飞,我看到一位旅客正举着手机对着自己微笑,猜想他一定是在自拍。于是,我亲切的走到他的身边,准备提醒他关机时,发现这位先生正在视频,只听到他说道:“儿子,想爸爸了吗?媳妇儿,这么久以来辛苦你了……”。我忍不住心头一酸,顿住了脚步。看这位先生风尘仆仆的着装,想必是在外打拼无法经常归家的人,趁着中秋将至,回家看望许久未见面的家人妻子儿女,看着他对着屏幕对面的妻子露出抱歉的笑容,我想,那些他没能和家人团聚的日日夜夜,一定很漫长吧。
生命中总有许多的美好与遗憾,无奈与彷徨,即使细数也数不尽的喜怒哀乐,就像赫恩曼尼说的,我们太容易将生活视作线性的,前进的,向上的过程,但生活恰恰是螺旋的,有进有退,迂回曲折的。所以,尽情享受没有答案的人生,未尝不是一项优雅而高贵的事业。
正如乘务员的工作一样,看似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但遇见的是不同的形形色色的人。将旅客安全地送到想要去的地方是我们的使命,为他们提供暖心细心的服务是我们的情怀。就像大斯说的,要心怀期待,要让微不足道变得重若千钧,要让细枝末节变得缠盘硕枝。
最后,致敬我们可爱的民航人,大家中秋快乐!
中秋有关的小短文 篇7
古代民族在中秋节前后举行祭祀月神,文字记载已有二千多年。到唐代记载更多,后来加上吃月饼杀的传说,中秋节成为有民族意识的节日。明清以来成为一年中三大节日之一。
(一)嫦娥奔月
据说远在四千多年前,有穷国的'国王后羿,勇武善射,但生性暴戾,不体恤民间疾苦,弄得民不聊生。后羿想长生不老,从昆仑山找来长生之药,准备择日吞药,此事为嫦娥得知,为体恤子民,免于后羿长期残暴统治,乃先将此药吃下,突然身轻如燕,飘飘然向月宫腾空飞去,后羿发现,以箭射嫦娥,嫦娥进入广寒宫,成了月神,称为“明月之神”或“太阴娘娘”。
(二)推翻元朝
相传,元末,中原人民不甘受其元的残暴统治,爱国之士纷纷奋起抗元,朱洪武的军师刘伯温要属下扮道士到各县卖符,并称:今年天将降灾,要避灾者可于八月十五日悬挂日月旗,旗将藏于大月饼中。到了这天,各地民众都切大月饼,将其中所藏的旗挂起来,起义声势大振,元人大为吃惊,朱洪武就一击成功,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后来,这种日月旗就是“明”旗。另外类似的传说是月饼内藏一条纸,内写“八月十五夜杀 ”,大家切月饼时看到这一张纸,就纷纷奋起把 杀了,元朝就被推翻了。
中秋有关的小短文 篇8
伊春,二零一三年的八月十五,央视的新闻联播还没播完,突然停电了,小区内一片漆黑。
孩子们见天气阴沉的像个水罐子,吃过晚饭就各自打道回府了,家里就剩下餐桌上码放整齐的的几种月饼,和琳琅满目的水果,就连楼群里的野猫也都饱餐了好心人的食物后回到地沟里安居了。
如果有一轮明月挂在天空,那便甚好,和老伴出去走走,赏赏月,该有多好。可是今夜的小雨稀稀沥沥的下个不停,根本找不到月亮的影子,年年央视的中秋文艺晚会今天怕是给耽误看了。
老伴在卧室小憩,我倚在沙发上微闭双眼等着电的到来。
周围好静,只有墙上的时钟嘎达嘎达地响着,时间好是凝固了。思绪象水一样流淌,八月十五云遮日;.正月十五雪打灯,看来明年的元宵节也不会有太好的天气了。
我起身,慢慢的'走到窗前,没了电让我无所适从,没了电让周围静的呼吸急促。我好像想起了什么?奥!是过去,是小时候.......。
那是五十年代,家里没有电,只有一盏小油灯,母亲每天晚上弯着腰,一只手撑着灯,另一只粗糙的手遮在灯火前迎着风把它端来端去,做着白天做不完的事情,我和弟弟都还没有到上学的年龄,一到了天黑,总是爱蹦蹦跳跳地跟在母亲屁股后边跑来跑去,不是离不开娘,是太喜欢那盏油灯,太喜欢那束灯光了。
母亲或是姐姐在灯前做着鞋子,缝补衣服,我便寸步不离的靠在她们身边,我俩总是抢着拿女人做针线活的那把剪子,时时准备剪掉煤油灯灯捻上烧毁的那一截。经常遭到妈和姐她们的呵斥;“离远点! 针扎着 !”早晨起来每每都是鼻孔黑黑的。
五十年代末家里有电灯了,不过晚上九点是要‘走电的’ 那电灯像眼睛一样一眨一眨的时候,戏匣子说‘今天的节目就播放到这里,祝大家晚安。’母亲就说;“快! 麻溜的,脱衣服睡觉,电要走了。”
我们就像小动物一样忙不迭的钻进被窝里。使劲的闭上眼睛,没人给讲过故事,寒冷的冬天里,头和脚都裹在棉被里面,睡的哈喇子直趟。一觉醒来,满眼的冰冻窗花一块玻璃一种花样,美丽极了!我常用舌头在上边舔出一个‘苹果、’舔出一个‘鸡蛋。’
几十年过去了,生活有了千差万别的变化。妈妈哄孩子时说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时代真地来了,那时问过妈妈真的会有吗?妈回答很干脆;“妄想!”那么是谁的理想实现,让我们一同迈进了小康时代!半个世纪的艰辛过后,生活好的不知有多少倍,我们也变得娇气了,不是吗?离了电,离了电脑,离了手机似乎真的没法活了。
窗外的雨一刻不停的下着,我隔窗相望,找不到月亮,只是偶尔见到行色匆匆的路人,看到窗外的几颗樱桃树在雨夜的寒风中瑟瑟发抖,随风摇曳。不,我应该理解为是那些有灵性的植物,在中秋之夜的相互问候,相互拥抱。
我凝神的看着它们,努力地去解读去欣赏,似乎听到了他们的交谈。
根说;秋风已告诉我们以后的日子必须把自己埋的更深,才能熬过寒冬。
树干说;我们一定要手拉着手肩并着肩,互相依赖着秋风就打不倒我们,冬雪也压不垮我们。
叶说;珍惜我们今天的聚会,命运注定秋风过后我们就各奔东西了,如有再见时一定不会有今天的模样了,且行且珍惜吧。
雨,还在下着,墙上的挂钟浑厚的敲了八下,思绪被钟声打断,我随手拿起一把雨伞,轻轻的推开门,去感受没有月亮的雨夜中秋。
中秋有关的小短文 篇9
在滴滴嗒嗒的雨中,中秋节悄然而至。望着滴沥不停的小雨,儿子茫然地抬起头:“没有圆月的中秋节还是中秋节吗?人们常说中秋月圆之时,全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其乐融融。此刻雨下个不停,明天的中秋节怎样过啊?”
中秋节是我们祖国传统的节日,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过的是团圆也是思念。圆月代表着团圆,圆圆的月饼是经过甜蜜的浸渍,抿上一口,沉浸在心田的味道是圆圆的甜甜的,月饼也象征着团圆,也代表着圆月。忙碌的人们离乡在外,在中秋团圆之时,增添了几分思念之情,唯对月祈祷,期望家乡的亲人平安幸福,把富含甜蜜和团圆之气的'月饼,传递到每个亲人的心间。
“爸,分享你小时候的中秋节是怎样过的吧!”儿子好奇的伸长了脖子问到。
小时候,盼望着中秋节的到来,因为只有中秋节才能吃到甜甜的月饼,平时对月饼只能有奢求的欲望。看着奶奶买回的一封月饼,不到中秋节都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每一天都要看几次,看看是不是有人偷吃了,否则连上学都怀着惴惴不安的情绪,那封油纸封存的月饼也是每一天的快乐所寄托的。
早也盼晚也盼,最后盼来了中秋节,中午饭也改善一番,因为在碗里添加了肉丝,可这并不是我所起期盼的,到了夜里,大如银盘的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奶奶搬来了一张小凳子放在院子,留意地解开封闭着月饼的神秘绳子,把月饼放在小凳子的盘子里,再放几个水果,点燃几柱香虔诚拜月,嘴里小声的说着什么。待到奶奶吩咐能够吃月饼了,那兴奋的心都像是要跳出来,看着拿在手里的月饼,却不舍得咬一口,用牙齿刮掉一点,一点一点的品尝,边吃边比着,看谁手里的月饼大。快乐、温馨和团圆的气氛围绕着我们一家。
月饼是圆的,月饼是甜的,月饼也是团圆和思念的象征,在中秋节来临之时,让我们对寄祝福于月饼,把我们的祝福带到每个人的心里:明月,一闪一闪,挂天边;思念,一丝一丝,连成线;回忆,一幕一幕,在眼前;但愿,一年一年,人圆全。愿你过的每一天都象十五的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看着这一轮满月我心中思绪万千,我想到了古往今来许多关于月亮的美好传说,像什么嫦娥奔月,盘古开天地铸日月,以及那月亮上有一只可爱的玉兔,还有一个人伐着那永远砍不完的桂树。这些故事虽是神话,但无不表现着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以及对外太空的好奇和探索。
今日我坐在月下欣赏着这一轮明月,我能看见月亮上那又黑又白的地方,那其实是高低起伏的环形山。我也想知道月球的背面到底有什么,是否有像古人所说的那样:有嫦娥有玉兔,以及那伐着那颗永远砍不完的桂树的吴桂。
中秋不仅仅是一个佳节,也是古人美好祝愿的象征,那一轮圆满的明月,象征着的是团团圆圆。
中秋有关的小短文 篇10
近年中秋的月儿,似乎比小时显大些,不知是轨道运行原因,还是个人的主观感觉。
某一年特意看看,白且大,直楞楞现于东方天际,如唐代仕女满敷米粉的大饼脸,呆呆的,全无平素的灵性。不见淡淡云霞袅袅相依,唯有璀璨烟花,暗夜中腾空而起,妆点出盛世的一派繁荣。
国人说到节日,总离不开吃。屈原行吟江畔,“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感国忧民,想不开投了江,于是有了端午节,大家吃起粽子,赛起龙舟。
中秋的圆圆月饼,不知为谁而设,为哄董永与七仙女的孩子么?为岳家军做的军民同心饼么?“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苏轼是多情的,吃着月饼,想起兄弟子由,又写出“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词句。
中秋还早,月饼已大量上市。近年提倡简包装,反腐倡廉,月饼似乎已转回只用于吃的功能。我最爱的,是街头小铺现烤的栗子饼,其次为五仁,觉得美味且放心,不会用陈年旧馅。
某年中秋傍晚,看着单位发的那些月饼,不知怎么,忽然不喜欢。街上去寻栗子饼,人家早已收工过节,遗憾了好几天。中秋一过,月饼们的使命完成,没卖完的,有返厂变身为其他点心的,也有直接拿去粉碎做猪饲料的,据说,猪还不爱吃那玩艺儿。
曾帮忙做过月饼,先用白砂糖熬糖稀,用葡萄干、花生、芝麻、白糖、红绿山楂条和蒸过的面粉调馅,将油、面粉和糖稀按份量称好,和好,包入馅料,模具定型,表面抹上糖水,入烤箱里烤。做出的私房月饼,全无半点添加剂,吃着放心。
千里月明,桂花香里,思念的不仅是那种味道,更多是,是附着其上的.思念与回忆。
那一年,借助母亲的力量,从家庭主妇的角色里解放,回归为流浪的职场小白领。女儿当时刚会走路,每每打电话问起,总说,“孩子听话着类,家里有八月十五做月饼没用完的葡萄干,山楂条,自己抓一把就出去玩了。”
月移花影,秋风送爽,又是一年中秋。思乡情切,写着写着,忍不住掉下泪来,该回家看看母亲了,也不知她在做什么。
中秋有关的小短文 篇11
诗人李白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诗人 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 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中秋有关的小短文 篇12
星期二是中秋节,我们一家来到了左海。里面人山人海,鸟语花香。
我和、妈妈、弟弟一起走在弯曲的小,我们先去买冰淇淋吃。我们边走边吃一下子就到了摩天轮边,我们就去坐摩天轮。摩天轮像一棵大大的苹果树,结着五颜六色的苹果。我们就像飞到苹果树上。
摩天轮慢慢地升高,我从上面看下去,看见了海盗船、旋转木马、直升飞机、激流勇进、还有很多好玩的。
下了摩天轮我们去买划船票,我和妈妈又去买火腿肠。坐到轮船上,轮船就好像一只白天鹅。我一直很用力的踩,船走得很快。我一停,它也就停下来了,弟弟一直摆方向盘,我们的.船差一点和别人的船碰了,我们都笑了,今天我很。
中秋有关的小短文 篇13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中秋有关的小短文 篇14
今天,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也是团圆节,象征着“幸福、团圆、美满”。
晚上,我和爸妈到爷爷奶奶家一起欢度佳节。一进门我就向爷爷奶奶问好,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天天开心!爷爷奶奶夸我是个好孩子。
我们和爷爷奶奶一边品尝着香甜的月饼,一边聊天。圆圆的月饼让我想起了传说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如果真的一辈子不能相见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我们阳台赏月吧。”突然,爸爸的提议打断了我的沉思。
我们来到阳台,我抬头仰望天空,寻找着月亮。月亮不知躲到哪儿去了,不见踪影,我有点儿失望。正当我想离开的时候,我发现云层边有一点淡淡的光亮。不一会儿,月亮出现了。我想:一定是月亮猜透了我的心思,不让我太失望,所以出现了。我欣赏着银盘似的月亮,忽然,一朵云飘了过来,遮住了月亮的'半边脸,使月亮看上去像个害羞的姑娘蒙着一层薄纱。
今天晚上,是我这一天最开心最快乐的一天。我祝愿全国人民天天都幸福快乐!
中秋有关的小短文 篇15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调;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中秋有关的小短文 篇16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万里清光不可思,中秋赏月正当时。”每年中秋,阖家团圆齐聚一堂品饼赏月,共赏良辰美景!
说起我们广东中秋习俗那真是别具一格,满满的仪式感!儿时经常和外公在一起,所以地道的粤味中秋在我记忆中颇为深刻!俗话说“冬唔饱,年唔饱,八月十五得餐饱。”广州人对中秋餐桌上的饮食也是颇有讲究的,除了丰盛外,自然也少不了中秋餐桌上的常客芋头、莲藕、菱角了,寓意着团圆美好。吃过团圆饭,算是拉开了中秋节的序幕!大人们会忙着“树中秋”。树亦作“竖”,是将灯笼高竖起来的意思。我喜欢外公制作的柚子灯笼,吃完柚子后外公神神秘秘的.把柚子皮拿回了房间“折腾”了一会儿,只见他拿着一个精美的子灯笼走出来,放在桌上,我们全家欣赏这一特殊的灯笼不禁露出了赞叹声……
接着,一年一度的赏月大典便开始啦!外公口中的“拜月仪式”是在天台上放一张桌子,桌上放满了各式各样的水果、月饼、沏上一壶茶,一家人借着月光喝茶、赏月、吃水果、其乐融融。这月圆之夜,我们分享美味的月饼,一起望着那璀璨的月完,她时而像一位害羞的少女脸圆圆的,红红的,风哥哥夸她几句,就躲到云层后面,蒙上层细纱,显得更加娇气,真迷人;时而又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把脸露出来看我们过节呢!真好玩!赏完了月,我们一起来猜灯谜,爸爸妈妈在家里挂了好多灯笼并在灯笼藏着谜语,大家一起兴高采烈的围坐一起,幸福弥漫在这皎洁的月色中,似乎我们就在月宫中谈笑风生。
每到中秋节,我总是想起儿时妈妈讲的中秋故事。那时,妈妈经常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听了许多遍,可还是百听不厌。或许是关于月亮上的故事我觉得新奇,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飞上天去,飞到月宫中与嫦娥一起玩,一起看星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在古代被又称为“团圆节”,花好月圆庆团圆。每年的中秋,一家人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故事、聊不完的话题!让这“粤”味中秋又多了一份幸福的味道!
中秋有关的小短文 篇17
大家都知道,中秋节是吃月饼、家人团圆的节日,可是你知道我们是怎样过这个美妙的节日的吗?让我来给大家说说吧!
在八月十五的时候,我们常常把大门关上,把院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把餐桌摆到院子里,桌子上还要放着姥姥做的月饼,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说着笑着,有时在美丽的月亮下,燃放各式各样的烟火,让一个一个的小烟花跳的高高的,去看看月亮姐姐才好呢!我们一边吃月饼一边观赏月亮姐姐和烟花妹妹,一边听着大人给我们讲古代传统的故事,有趣极了。
有一次,表哥问我:”你说说,回家来和我们一起过节好玩不?“我由衷地回答:”不光是这个节日回来,其它节日我也要回来和大家一起过。“说心里话,每次只有回到家,我都感觉好极了,尽管八月十五的'月饼不是很好吃,但是我每次都是大口大口的把它吃完了。
有一次,两岁的表弟问我:”姐姐,这个月亮真圆啊,你能不能够着?我想把它拿下来,当玩具!“我气呼呼的嚷他”咋不让你爸爸够呢?他都够不着,我能够得着吗?“这个小淘气,真拿他没办法。
我怀念家乡的中秋节,好热闹,好团圆……
-
更多精彩中秋有关的小短文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中秋有关的小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