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范文网 >地图 >作文 >

杨梅说明文作文

杨梅说明文作文

时间:2025-03-13 作者:读后感范文网

最新杨梅说明文作文(经典14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杨梅的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杨梅说明文作文 篇1

看,这个薄薄的长方形的,按下开关就会发光的是什么东西呢?当然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手机啦!手机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人手一部手机。手机的有各种各样的,比如:智能机、老年机。品牌也不胜枚举:华为、小米、苹果、中兴、OPPO……为了满足不同的人群使用手机,开发者们设计不同功能的手机,如,老年机主要是给老龄人用的,老人耳聋眼花,所以该机声音大,显示的字体也大,而且只能接听电话,其它的功能少。

手机有100年的发展史,1902年一个叫内森·斯塔布菲尔德的人发明了第一个电话装置,这部可无线移动通讯的`电话就是人类对“手机”技术最早的探索研究。之后又推出了移动电话——摩托罗拉。从翻盖到滑盖,从概念手机到智能手机,直到现在手机才发展成为我们现在使用的样子了。

手机虽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很多,但也是有很多危害,比如手机看久了,眼睛会近视;二是手机发出来的辐射可以穿透任何物体,损伤我们的大脑;三是有一些人沉迷手机游戏不能自拔,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比如说竞技类游戏,一些小孩子易沉迷其中,导致不爱学习。手机是高科技产物,它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好处,但是手机也有很多弊端,我们应该正确去使用它。

杨梅说明文作文 篇2

在梁国,又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小孩子,姓杨名修,才刚九岁,却十分聪明。他相貌可爱,机智的眼睛总是有机智巧妙的语言,十分能言善变。

有一位名叫孔君平的先生,为人正直,与杨家有不浅的交情,来到了杨府,府上的官家知道孔先生是来找杨修的.父亲,便说:“杨掌门不在!”孔君平问道:“杨兄去了哪儿?”士兵答道:“杨掌门去钓鱼了!”孔君平便说:“那就把杨兄的儿子-杨修叫出来吧!”

士兵忙把杨修带了出来,杨修小小年纪,还懂得待客的礼仪,手中端着准备给孔君平的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孔君平看小孩可爱,又闻名已久,便想考一下他,说:“杨梅可是你家的水果!”杨修见孔先生把杨梅说成了杨家的水果,便不假思索地说:“我可没听说过孔雀石先生家的鸟呀!”

孔君平吃了一惊,他没想到杨修竟可以如此回答,而且,他的反应速度极快,真是太聪明了。

杨梅说明文作文 篇3

我家有一盘含羞草,刚拿来的时候,那样娇小轻轻一碰,它就像一位含羞姑娘似的,慢慢地把叶子合了起来,真有意思,怪不得人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含羞草。

含羞草在我精心护养下渐渐长大。它有一个细细地绿杆子,轻巧的向外伸展着枝显示出一副妩媚的神态来。调皮的姐姐看到含羞草,总是粗鲁的把叶子给打下来,含羞草的叶子会合起来,没有一点反抗之意。但是过了一会儿,它便会顽强地抬起头来。原来表面虚弱的含羞草,也竟然是如此坚强。

每天晚上六点钟的时候,含羞草总是悄悄地将那些绿色的叶子,为什么要合上?是怕风吹坏你那单薄的身躯,还是怕那冰冷的露水珠打湿你那嫩嫩的脸蛋?噢!我知道了,你白天总是张开着,像人一样,一到晚上就疲倦了,该入睡了,对吗?

含羞草开花了,多么不显眼的小花朵啊!绿绿的、圆圆的、软软的,一层层花托儿包着未开的.花瓣,就像妈妈保护孩子一样。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一般。终于花托儿妈妈松开了手,花孩子蹦出了妈妈的怀抱,软软的,只不过身上又加了一件粉红色的大衣,而且一个个小刺软乎乎,摸上去真好玩!

含羞草啊!我赞美你,你给我带来的生活是多么乐趣啊!

杨梅说明文作文 篇4

1、题目新鲜,像春天的竹笋,又嫩又脆。

2、题目很有意思,让人忍不住想看下去告诉我,你从哪想出这么绝妙的题目。

3、题目加标点符号(省略号、问号、感叹号、破折号),与众不同我很喜欢你这个有趣的题目。

4、你拟题时巧用名人、名言,并巧妙加以翻新,既给人亲切之感,又能增强感染力。

5、以并列词语做标题,突出文章所涉及的几个因素或蕴涵作品的主旨,增强读者的阅读期待。

6、你的题目运用了悬念法,给读者“卖了一个关子”,其效果产生一种勾魂摄魄、欲罢不能的感染力和悬念美。

7、运用数学公式和符号,能是你的题目起到简洁、生动而又别致、醒目的作用。

8、拟题时巧用人们熟悉的行业术语,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术语本身就有一定的含义,能使读者更容易掌握你的用意所在。

9、反常法就是逆向思维,避开常规题目命名方式,采用别人意想不到的立意,以便达到更加惹人注目的效果。

10、修辞法是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等修辞手法拟题,使题目生动,鲜明,美妙,贴切。

11、题目老一套,人家就没多大兴趣看你的作文了。

12、这样的题目人人都会起,太一般。

13、内容写的似乎和题目对不上号动动脑筋,换个啥题目更合适,我看题目不如叫《xx》更恰当一些。

14、你采用了倒叙设悬法,这是一种在文章开头先写出事情的结果,后面再叙述事情起因、经过等顺序颠倒的写法。这样的开头,既交待了故事发生的结果,又别开生面地布下疑团,设下悬念,可以增强文章的吸引力。须注意的是,倒叙设悬法只适合写人、记事的文章。

15、你采用了回忆联想法,由引起回忆,联想,引出下文,展开情节,这种方法开头,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受。

16、你采用了点题开篇法,开篇即点明题目,使人读了觉得简洁明了。你采用了提示中心法,一开头就点明全文的中心,使读者对文章的主旨有一个明确的了解,这样开头,切中题旨,开宗明义,紧扣住题眼“XX”来起笔,点明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使人一看就十分清楚明白。

17、你采用了对比映衬法,在文章的开头,把不同的人和事物或同一个人和事物的不同时间,不同方面的情况作对比介绍。运用对比映衬法可以使描绘的形象更为突出,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8、你采用了妙引歌谣法。在文章的开头引用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诗文、歌谣、谚语或名言),这样可以给人一种活泼、亲切的感觉。这种方法对记事、状物、写人、写景的文章都适用。

19、你采用了描写引入法。以描写人物或景物开头,这种方法就是描写引入法。描写人物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对人物的肖像、服饰、神态等进行描写,以达到人物在读者面前树立一个鲜明形象的'效果。

20、描写引入法中还有一种是以描写景物开头,也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对故事情节所处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作必要的描写,以达到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突出中心的作用。

21、你采用了提出问题法。文章开头提出问题,然后围绕问题展开叙述,回答问题,点明中心。这种开头的设疑能引起读者浓厚的兴趣,看了开头,想从下文找出答案,因而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这种方法应用比较普遍,不仅记叙文适用,说明文也常用。

22、语言简练,规范,开篇吸引人。

23、以开头,较有新意。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24、开篇简明扼要,精炼有序;重点描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5、以景喻情,开头颇有新意;倒叙开头,渲染意境。

26、开头直奔主题,也是一种写法。

27、开头很活泼,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使开头显得活泼。

28、反问句开头,吸引读者。

29、开头直奔主题,让人一目了然。

30、开头点题,用词很吸引人。

31、文章开头巧用古诗文来切入主题,点明主题,说明事理,往往能激起读者的兴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具有引人入胜的作用。

32、如此开篇,往往能吸引读者,激发兴趣。

33、开头很活泼,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使开头显得活泼。

34、反问句开头,吸引读者。

35、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的印象。

36、场面和气氛描写为文章增色不少。

37、对精彩地方进行简单描述,点面结合。

38、简单介绍情况,自然过渡到下一段。

39、情境描写调动起悬念。

40、充分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使事情具体、生动。

41、简要叙述前因,进行铺垫。

42、这一部分可以加入对话或者一些心理描写。

43、将改成更合适些。

44、自然承上启下,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品质,令人感动。

45、叙事中夹写景,以已度人,将心比心。

46、拟人化语言使文章更显得生动活泼。

47、列数字,例子的方法,很形象。

48、过渡自然,每一段交待得很清楚。

49、这部分参照课文中的例子,语言过于平板,可适当修改,使语言更生动。

50、比喻句用得精当。加入了古诗进行联想,富有韵味。

51、和形成鲜明对比,突出。

52、小学生能有这样的体会,令人刮目相看。

53、对的比喻用得妙。

54、运用多种感官,描写十分仔细。

55、孩子的气的语言很有意思。

56、加入人物行为,使画面生动。

57、这段多余,不如删去,使文章更简洁。

58、发挥奇妙想象,运用精妙比喻。

59、充满童趣的拟人与比喻,使文章顿生光彩。

60、这段描写读来令人感动。

61、心理描写细腻,比喻句用得好。

62、排比名的使用为文章增色不少。

63、以味诱人,意境深远。

64、比喻贴切,用词生动。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向我们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

65、结尾含蓄,点明主题。

66、结束得有点突然,夸张了。

67、结尾简炼,感人。

68、结尾同样有趣。

69、结尾呼应应开头,结构完整。

70、由景生情,结尾自然。

71、比喻形象,贴切,精彩的结尾可谓点睛之笔。

72、结尾似乎没有写完,应能与开头照应。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73、结尾呼应文题,点明中心。

74、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语言朴实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75、以感受开头,以感受结尾。这样便使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同时又使文章主题回环复沓,感染力极强。

76、一般来说,文章的结尾应短而有力。巧用古诗文结尾,往往能收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样的结尾,言简意明,耐人寻味,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77、作者巧妙地借用了《×××》中的名句,用三言两语表达出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了“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78、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它的结尾应该是“结而不尽,充满温馨”。真情让你的作文中心得到升华,让你的情感更浓厚,更久远。

79、在文章结尾处呼应开头,首尾照应,是常用的一种收尾方法,这样可使文章浑然一体,达到珠联璧合的艺术效果,唤起读者阅读心理的美感。

80、这篇说明文介绍筷子的起源、种类、发展演变,还有与筷子有关的一些典籍记载。其中引用明代陆容在《菽目杂记》的故事比较精彩。西方近年兴起了“用筷热”,让国人自豪。

杨梅说明文作文 篇5

马兰头是一种绿色草本植物,它可以用来吃,算是一种野菜吧!

2月23日,妈妈想到了一个不错的主意:"我们一家人去剪马兰头吧!"我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好嘞!”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荒野的一片空地上,遍地绿草油油。到底怎么的野草就是马兰头啊?我睁眼望着遍地绿草,疑惑得这样自己问自己?

“颜色是绿的,叶子呈椭圆形,跟带有点粉色。”妈妈剪起一棵教我辨认。

我一看妈妈手中的.马兰头,不用说,我就很轻松得从草丛里找到和妈妈手中一样的马兰头了。我弓腰剪起了一棵马兰头给妈妈看。妈妈看了一眼:“不错,马兰头就是这个!”

马兰头的性味为辛、苦、寒。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消积的功效。可治疗感冒发烧、咳嗽、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小儿积疳、肠炎、痢疾、吐血、崩漏、月经不调等外用治疗疮疖肿痈、乳腺炎及外伤出血等。常吃马兰头不但可以预防这些这些毛病的发生,还可以起到治疗的效果。

马兰头耐热能力很强,在30多度的高温下能正常生长,在零下6度能安全越冬。马兰头适应性非常广。怪不得荒野遍地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剪了一个上午的马兰头了。爸爸叫我们回家吃午饭了,可我说还想再剪一会儿……

许多人都觉得马兰头并不好吃,但是,马兰头可以防病、治病。我建议大家还是可以适当多吃一点儿的。

杨梅说明文作文 篇6

杨梅是慈溪的特产。有无数中外游客就是冲着这酸酸甜甜的杨梅到慈溪这地方来得呢!那里还有一些各家的祖坟。

每当春天的中旬,种植杨梅的农民伯伯就看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就要给杨梅剪剪枝,施施肥。杨梅山上显出一片繁荣昌盛和忙碌的景象。

过了春天,到了初夏,杨梅山上就变得熙熙攘攘的了。农民伯伯腰上系着一个小背箩,笑眯眯地把红的发黑的`杨梅一棵棵地放进背后的背箩里。杨梅山上回响着农民伯伯的笑声,但杨梅山上的泥土里却渗透着他们辛勤的汗水。在下山的途中,农民伯伯都互相诉说着今天的成果。

山上不仅有杨梅树还有各家去世的老人的墓碑和骨灰。每当清明前后3天,又看许多人拿着蜡烛,贡品和花圈,上山扫墓。

这慈溪的山吸引了游客的眼球。在我的眼里,他是高大的,四季常青的。

杨梅说明文作文 篇7

如今的孩子大都是在家长的表扬与批语中成长起来的,而我却是在奶奶无穷尽的'唠叨中长大的。

每天早晨,总是清脆的铃声伴着奶奶的唠叨声把我从甜美的梦乡中拉了出来,从这时开始,我的耳膜便开始遭受轮番轰炸:“穿衣服要快。”“别把衣服穿反了”……奶奶就是这样每天重复这些听起来幼稚可笑的话。唉,没办法,就当是给我清醒头脑吧。

每当吃饭时,奶奶便又开始唠叨了:“多吃青菜少吃肉。”看到我把葱、蒜挑出来,又说:“俗话说得好,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大夫开病方,冬吃萝卜夏吃蒜,不找大夫把病看。”每到这时,我总会对奶奶说:“这么难吃,还会对身体有好处?” “良药苦口嘛。”说完,便把菜硬夹到我的碗里。

我逐渐强壮起来,每当看见身边的同学在和流行病做斗争,而我却完好如初,我都好不骄傲。这时,我便对奶奶的唠叨充满感激。

记得有一天,我正在上学,可天公不作美,刚才还晴朗无去云的天空,这时却一下子乌云密布,不一会儿,便下起大雨。我垂头丧气地想,今天又要当一回“落汤鸡”了。下课后,我背起书包便往家跑,跑到校门口,却发现奶奶拿着一把伞在雨中等我,我心里一阵暗喜,便跑到奶奶面前接过雨伞。在回家的路上,奶奶又开始絮絮不止地唠叨上了。“以后下雨要等我。”“不要往水里走。”“回家用热水泡泡脚。”……

听着奶奶的话,我心里暖洋洋的,此时此刻,我更加体会到奶奶唠叨的温暖。

杨梅说明文作文 篇8

1、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文章对……的气氛渲染充分而恰到好处,对文章重点…作了细腻而传神的刻画。

3、…切合实际,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

4、这篇文章充满了激情,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小作者对…的喜爱之情。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

5、事例叙述生动、具体、趣味性强,且与前面的比喻…一脉相承。最后,作者用寥寥数语,表现出了自已对…的情感,令人感动。

6、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7、文章语言清新活泼,描写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读。

8、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9、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10、特写镜头别开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满童心童趣,读来倍感亲切。

11、文章能过清新有趣的.语言,描写了…的事。字里行间,充满童年真童趣,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不失为一篇佳作。

12、详略得当,虚实相生,是本文的两大特色,……内容更丰富、更生动。

13、全文清新秀逸,亲切委婉,朴素而不落俗淘,值得借见。

14、全文语言生动准确,情节精彩曲折,仿佛将读者带进了开心乐园,令人眉开眼笑。

15、全文通俗易懂,趣味性强。

杨梅说明文作文 篇9

早晨,整个世界都是明亮的。透过薄雾,太阳轻轻地洒在世界上的一切,这使人感到愉快。

在去人民广场梅花山的路上,我和爷爷有说有笑。山脚下,一阵风吹来,带着青草的清香和泥土的`气息。我贪婪地深吸了一口气。哇,这是让人耳目一新。

路的两边是绿化带,绿化带里满是鲜花,种着许多红花和绿草。草是绿色的,花是不脆弱的。虽然是秋天,但它充满了香味。不时地,高大的松树和松叶落下,这是非常有趣的。

爷爷和我一路上有说有笑。爬到山中央,走在林荫大道上,百鸟齐鸣,百鸟观望,百鸟齐鸣,百鸟齐鸣,犹如大自然的声音。有时,有一个新鲜的风吹。这是让人耳目一新。我们走在宁静的小路上,望着绿色,吹着欢快的曲调,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当我们爬上山顶时,眼前充满了兴奋。一些人在玩,一些人在做早操,一些人在唱歌。往下看,一大片分散的高层建筑映入眼帘。五星级繁华的酒店正对着广场,广场上高大的身影,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城市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向往无限。

梅花山不仅是美丽的风景,也是人们休闲和锻炼的好地方。

杨梅说明文作文 篇10

世上花儿众多,垂爱者也多。自古以来,人们好像就和花儿结下了不解之缘。书上曾说:晋朝陶渊明独爱菊,宋朝周敦颐酷爱莲。那我呢?虽然我没他们那般的文才,但我也有一见钟情的花,那便是傲立寒冬的梅花。

在冬天,我偶尔也会到公园里折几枝梅花,刚迈入园中,只见一片的梅花傲然怒放于凛凛寒风中。论外表,梅花并不出众,它只是五片花瓣组成的一朵再普通不过的小花,但它吸引着我,因为它有一股不屈向上的生命劲儿,是这一种劲头使它不断生长,本身在雪地里就不容易生活,但它却存活了下来,这就意味着生命需要——勇气。

我折了一枝带有花蕾的梅枝回来,把它插在了一个装满水的.花瓶里。没有阳光,我猜想它可能只能活几天吧!一个星期过去了,梅枝没有枯萎,反而越发越精神,那花香闻过后,会使人精神饱满,心旷神怡。它不需要春天的温暖,也不需要足够的阳光和肥沃的土地,只需要一些晶莹的水珠就能使它开出那样纯洁、朴素的小花,我不禁被这种顽强的精神所折服。

我喜欢这普通的小花,喜欢它的朴素和典雅,更佩服它的品质与风格。“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它坚强而不倔强,高雅而不高傲,默默无闻地装点寒冷的冬天,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精神吗?

鱼儿因为风浪而肥大,宝剑因为磨砺而锋利,梅花因为苦寒而飘香,人也因为苦难而坚强,一只断翅的蝴蝶,在经历沧桑后同样可以飞过沧海。

杨梅说明文作文 篇11

一阵阵春雨过后,几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像乳汁般的春雨,过了几个月杨梅熟啦!外婆摘了一篮给我吃,我吃了一个,啊!杨梅那平滑的'刺,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合在一起,别提有多好吃了。有些杨梅因为太红太红了,几乎变成黑的了,其实它并不黑,只要你轻轻地咬开它,那鲜红的汁液沾满你的舌头。杨梅可不能多吃,如果你多吃了,就会连米饭也咬不动了。我就有过,因为那正是杨梅的丰收之日,我大口大口地吃着几乎变黑了的杨梅,来外婆叫我吃饭,我吃了一口饭,觉得牙齿软了,没力气嚼了,后来我就干脆不吃饭了,害得我饿了一天,从那时起我就发誓不吃杨梅了,可今年我这只“小馋猫”又忍不住了。见了杨梅就垂言欲滴。

杨梅说明文作文 篇12

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有个儿子,今年九岁,非常聪明。

有一日,孔君平来到府上。管家连忙摆上茶水,说:“你家老爷呢?我今天要好好和他喝喝酒。”管家说:“对不起,孔先生,我家老爷今天碰巧有事,出去了,您要不先回府休息,改日再来找我家老爷。”孔君平不免有些失望,他刚想抬起脚准备回家,忽然,他念一想:既然杨彪不在,不过,我倒可以去会一会那个远近闻名的神童嘛!于是,孔君平又对管家说:“把你家公子带出来见见。”管家进了房间,一会儿带出了一个眉清目秀,衣冠整洁的男孩来。杨修还为孔君平端来一盆水果。孔君平想要考考杨修,就指着那水果盆里又大又圆还带着露珠的.杨梅说:“这是你家的果子?”杨修不紧不慢,他想:孔叔叔为什么要问我这个问题,哦!原来他是要考考我啊!杨修指着院中的孔雀:“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家的鸟。”孔君平听了,不知再说何话,只好哈哈大笑起来,再夸奖杨修:“杨修,你这个神童真是名不虚传!”杨修红红脸:“不敢当,不敢当。”

这时,杨修的父亲回来了,孔君平跟杨修的父亲一边走向院子,一边讨论刚才的事情

杨梅说明文作文 篇13

很久很久之前,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小孩,叫杨修。虽然今年九岁,但胖嘟嘟的脸,矮矮的个子总让人以为他还是个天真,无忧无虑的小顽童呢!他呀,总是刨根问底,周围的人都夸他非常聪明。

他父亲十分有学问,所以,家里每天都有一些来拜访他父亲的人。有一次,孔君平来拜见他父亲,可真不巧,他父亲在外和几个人谈天说地去了,孔君平只好耐心地等。

孔君平在客厅里踱来踱去,十分无聊,他突然想起了杨修,他想:多日不见杨修,他是否有所长进呢?他让家里的下人把杨修招呼过来。杨修听到孔君平来了,立刻放下书,整理好衣服,端着上等的水果缓缓走来。

“孔叔叔您好。”杨修脸上略带笑容,微微向孔君平鞠躬,说。孔君平笑笑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几个星期不见,你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只要以后好好学习,那你就能像你父亲一样,有学问的。”“谢谢夸奖。”杨修依然带着笑脸说,“叔叔,这盘水果有您最爱吃的杨梅,请慢用吧。孔君平点点头,心想:呀!这孩子懂得真多,连我最爱吃的什么水果都知道。孔君平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头,指着那盘水果说:“瞧,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可我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啊?”孔君平心里暗暗直夸孩子聪明:呀!妙呀!我怎么没想到,我在他姓上做文章,他也学着我在姓上做文章。而且,他说的是那样有礼貌,简直天衣无缝,又让人无言以对呀!孔君平继续逗乐孩子:“我家后院有只孔雀呢,他不正和我是一家的`吗?”孩子笑笑说:“那当然,叔叔。我家后院种了些杨梅,那是用我家的泥种的,那当然和我市一家咯。”瞧,他那俩的语气,真像说相声的那样,幽默风趣。

临走时,孔君平想:这孩子在我提出这么多逗人的问题,竟能从容地回答,他那聪明毫不逊色于孔明呀!正所谓“有父必有其子”,将来,一定能像他父亲一样,有学问,有教养。

杨梅说明文作文 篇14

我的家乡在临海,我这里的杨梅可好吃了。

有一次,我和我同学约好一起去山上摘杨梅,我爬到一半就闻到了杨梅的味道了,爬到山顶,一个个杨梅都成熟了,我摘了一个又黑又大的杨梅,一尝,可好吃了,又酸又甜的。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开始,杨梅遍体生着小刺,成熟以后,这些小刺就变圆了,变平了,也变软了。

我们临海杨梅最好的是东魁杨梅。个头大,甜汁多,可好吃了,如果妈妈和爸爸能带我吃东魁杨梅那就好了。

有一次,我阿姨送我一箱的杨梅,上面写着东魁杨梅,我一下子跑到阿姨面前说:“这杨梅是送给我的吗?”阿姨说:”是的“,我急忙拿来剪刀,把胶布剪开,一尝,真好吃。我下子就吃了十多个,等到吃晚饭的时候,我的牙齿竟被酸倒了,连咬豆腐都觉得酸。

我终于吃到东魁杨梅了。

本文来源:http://www.dhd7.com/d/45080.html

最新内容 更多

热门排行 更多

杨梅说明文作文推荐 更多

推荐访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