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杨梅说明文作文(经典14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杨梅的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杨梅说明文作文 篇1
看,这个薄薄的长方形的,按下开关就会发光的是什么东西呢?当然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手机啦!手机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人手一部手机。手机的有各种各样的,比如:智能机、老年机。品牌也不胜枚举:华为、小米、苹果、中兴、OPPO……为了满足不同的人群使用手机,开发者们设计不同功能的手机,如,老年机主要是给老龄人用的,老人耳聋眼花,所以该机声音大,显示的字体也大,而且只能接听电话,其它的功能少。
手机有100年的发展史,1902年一个叫内森·斯塔布菲尔德的人发明了第一个电话装置,这部可无线移动通讯的`电话就是人类对“手机”技术最早的探索研究。之后又推出了移动电话——摩托罗拉。从翻盖到滑盖,从概念手机到智能手机,直到现在手机才发展成为我们现在使用的样子了。
手机虽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很多,但也是有很多危害,比如手机看久了,眼睛会近视;二是手机发出来的辐射可以穿透任何物体,损伤我们的大脑;三是有一些人沉迷手机游戏不能自拔,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比如说竞技类游戏,一些小孩子易沉迷其中,导致不爱学习。手机是高科技产物,它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好处,但是手机也有很多弊端,我们应该正确去使用它。
杨梅说明文作文 篇2
在梁国,又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小孩子,姓杨名修,才刚九岁,却十分聪明。他相貌可爱,机智的眼睛总是有机智巧妙的语言,十分能言善变。
有一位名叫孔君平的先生,为人正直,与杨家有不浅的交情,来到了杨府,府上的官家知道孔先生是来找杨修的.父亲,便说:“杨掌门不在!”孔君平问道:“杨兄去了哪儿?”士兵答道:“杨掌门去钓鱼了!”孔君平便说:“那就把杨兄的儿子-杨修叫出来吧!”
士兵忙把杨修带了出来,杨修小小年纪,还懂得待客的礼仪,手中端着准备给孔君平的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孔君平看小孩可爱,又闻名已久,便想考一下他,说:“杨梅可是你家的水果!”杨修见孔先生把杨梅说成了杨家的水果,便不假思索地说:“我可没听说过孔雀石先生家的鸟呀!”
孔君平吃了一惊,他没想到杨修竟可以如此回答,而且,他的反应速度极快,真是太聪明了。
杨梅说明文作文 篇3
我家有一盘含羞草,刚拿来的时候,那样娇小轻轻一碰,它就像一位含羞姑娘似的,慢慢地把叶子合了起来,真有意思,怪不得人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含羞草。
含羞草在我精心护养下渐渐长大。它有一个细细地绿杆子,轻巧的向外伸展着枝显示出一副妩媚的神态来。调皮的姐姐看到含羞草,总是粗鲁的把叶子给打下来,含羞草的叶子会合起来,没有一点反抗之意。但是过了一会儿,它便会顽强地抬起头来。原来表面虚弱的含羞草,也竟然是如此坚强。
每天晚上六点钟的时候,含羞草总是悄悄地将那些绿色的叶子,为什么要合上?是怕风吹坏你那单薄的身躯,还是怕那冰冷的露水珠打湿你那嫩嫩的脸蛋?噢!我知道了,你白天总是张开着,像人一样,一到晚上就疲倦了,该入睡了,对吗?
含羞草开花了,多么不显眼的小花朵啊!绿绿的、圆圆的、软软的,一层层花托儿包着未开的.花瓣,就像妈妈保护孩子一样。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一般。终于花托儿妈妈松开了手,花孩子蹦出了妈妈的怀抱,软软的,只不过身上又加了一件粉红色的大衣,而且一个个小刺软乎乎,摸上去真好玩!
含羞草啊!我赞美你,你给我带来的生活是多么乐趣啊!
杨梅说明文作文 篇4
1、题目新鲜,像春天的竹笋,又嫩又脆。
2、题目很有意思,让人忍不住想看下去告诉我,你从哪想出这么绝妙的题目。
3、题目加标点符号(省略号、问号、感叹号、破折号),与众不同我很喜欢你这个有趣的题目。
4、你拟题时巧用名人、名言,并巧妙加以翻新,既给人亲切之感,又能增强感染力。
5、以并列词语做标题,突出文章所涉及的几个因素或蕴涵作品的主旨,增强读者的阅读期待。
6、你的题目运用了悬念法,给读者“卖了一个关子”,其效果产生一种勾魂摄魄、欲罢不能的感染力和悬念美。
7、运用数学公式和符号,能是你的题目起到简洁、生动而又别致、醒目的作用。
8、拟题时巧用人们熟悉的行业术语,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术语本身就有一定的含义,能使读者更容易掌握你的用意所在。
9、反常法就是逆向思维,避开常规题目命名方式,采用别人意想不到的立意,以便达到更加惹人注目的效果。
10、修辞法是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等修辞手法拟题,使题目生动,鲜明,美妙,贴切。
11、题目老一套,人家就没多大兴趣看你的作文了。
12、这样的题目人人都会起,太一般。
13、内容写的似乎和题目对不上号动动脑筋,换个啥题目更合适,我看题目不如叫《xx》更恰当一些。
14、你采用了倒叙设悬法,这是一种在文章开头先写出事情的结果,后面再叙述事情起因、经过等顺序颠倒的写法。这样的开头,既交待了故事发生的结果,又别开生面地布下疑团,设下悬念,可以增强文章的吸引力。须注意的是,倒叙设悬法只适合写人、记事的文章。
15、你采用了回忆联想法,由引起回忆,联想,引出下文,展开情节,这种方法开头,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受。
16、你采用了点题开篇法,开篇即点明题目,使人读了觉得简洁明了。你采用了提示中心法,一开头就点明全文的中心,使读者对文章的主旨有一个明确的了解,这样开头,切中题旨,开宗明义,紧扣住题眼“XX”来起笔,点明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使人一看就十分清楚明白。
17、你采用了对比映衬法,在文章的开头,把不同的人和事物或同一个人和事物的不同时间,不同方面的情况作对比介绍。运用对比映衬法可以使描绘的形象更为突出,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8、你采用了妙引歌谣法。在文章的开头引用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诗文、歌谣、谚语或名言),这样可以给人一种活泼、亲切的感觉。这种方法对记事、状物、写人、写景的文章都适用。
19、你采用了描写引入法。以描写人物或景物开头,这种方法就是描写引入法。描写人物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对人物的肖像、服饰、神态等进行描写,以达到人物在读者面前树立一个鲜明形象的'效果。
20、描写引入法中还有一种是以描写景物开头,也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对故事情节所处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作必要的描写,以达到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突出中心的作用。
21、你采用了提出问题法。文章开头提出问题,然后围绕问题展开叙述,回答问题,点明中心。这种开头的设疑能引起读者浓厚的兴趣,看了开头,想从下文找出答案,因而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这种方法应用比较普遍,不仅记叙文适用,说明文也常用。
22、语言简练,规范,开篇吸引人。
23、以开头,较有新意。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24、开篇简明扼要,精炼有序;重点描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5、以景喻情,开头颇有新意;倒叙开头,渲染意境。
26、开头直奔主题,也是一种写法。
27、开头很活泼,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使开头显得活泼。
28、反问句开头,吸引读者。
29、开头直奔主题,让人一目了然。
30、开头点题,用词很吸引人。
31、文章开头巧用古诗文来切入主题,点明主题,说明事理,往往能激起读者的兴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具有引人入胜的作用。
32、如此开篇,往往能吸引读者,激发兴趣。
33、开头很活泼,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使开头显得活泼。
34、反问句开头,吸引读者。
35、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的印象。
36、场面和气氛描写为文章增色不少。
37、对精彩地方进行简单描述,点面结合。
38、简单介绍情况,自然过渡到下一段。
39、情境描写调动起悬念。
40、充分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使事情具体、生动。
41、简要叙述前因,进行铺垫。
42、这一部分可以加入对话或者一些心理描写。
43、将改成更合适些。
44、自然承上启下,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品质,令人感动。
45、叙事中夹写景,以已度人,将心比心。
46、拟人化语言使文章更显得生动活泼。
47、列数字,例子的方法,很形象。
48、过渡自然,每一段交待得很清楚。
49、这部分参照课文中的例子,语言过于平板,可适当修改,使语言更生动。
50、比喻句用得精当。加入了古诗进行联想,富有韵味。
51、和形成鲜明对比,突出。
52、小学生能有这样的体会,令人刮目相看。
53、对的比喻用得妙。
54、运用多种感官,描写十分仔细。
55、孩子的气的语言很有意思。
56、加入人物行为,使画面生动。
57、这段多余,不如删去,使文章更简洁。
58、发挥奇妙想象,运用精妙比喻。
59、充满童趣的拟人与比喻,使文章顿生光彩。
60、这段描写读来令人感动。
61、心理描写细腻,比喻句用得好。
62、排比名的使用为文章增色不少。
63、以味诱人,意境深远。
64、比喻贴切,用词生动。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向我们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
65、结尾含蓄,点明主题。
66、结束得有点突然,夸张了。
67、结尾简炼,感人。
68、结尾同样有趣。
69、结尾呼应应开头,结构完整。
70、由景生情,结尾自然。
71、比喻形象,贴切,精彩的结尾可谓点睛之笔。
72、结尾似乎没有写完,应能与开头照应。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73、结尾呼应文题,点明中心。
74、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语言朴实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75、以感受开头,以感受结尾。这样便使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同时又使文章主题回环复沓,感染力极强。
76、一般来说,文章的结尾应短而有力。巧用古诗文结尾,往往能收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样的结尾,言简意明,耐人寻味,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77、作者巧妙地借用了《×××》中的名句,用三言两语表达出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了“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78、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它的结尾应该是“结而不尽,充满温馨”。真情让你的作文中心得到升华,让你的情感更浓厚,更久远。
79、在文章结尾处呼应开头,首尾照应,是常用的一种收尾方法,这样可使文章浑然一体,达到珠联璧合的艺术效果,唤起读者阅读心理的美感。
80、这篇说明文介绍筷子的起源、种类、发展演变,还有与筷子有关的一些典籍记载。其中引用明代陆容在《菽目杂记》的故事比较精彩。西方近年兴起了“用筷热”,让国人自豪。
杨梅说明文作文 篇5
马兰头是一种绿色草本植物,它可以用来吃,算是一种野菜吧!
2月23日,妈妈想到了一个不错的主意:"我们一家人去剪马兰头吧!"我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好嘞!”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荒野的一片空地上,遍地绿草油油。到底怎么的野草就是马兰头啊?我睁眼望着遍地绿草,疑惑得这样自己问自己?
“颜色是绿的,叶子呈椭圆形,跟带有点粉色。”妈妈剪起一棵教我辨认。
我一看妈妈手中的.马兰头,不用说,我就很轻松得从草丛里找到和妈妈手中一样的马兰头了。我弓腰剪起了一棵马兰头给妈妈看。妈妈看了一眼:“不错,马兰头就是这个!”
马兰头的性味为辛、苦、寒。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消积的功效。可治疗感冒发烧、咳嗽、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小儿积疳、肠炎、痢疾、吐血、崩漏、月经不调等外用治疗疮疖肿痈、乳腺炎及外伤出血等。常吃马兰头不但可以预防这些这些毛病的发生,还可以起到治疗的效果。
马兰头耐热能力很强,在30多度的高温下能正常生长,在零下6度能安全越冬。马兰头适应性非常广。怪不得荒野遍地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剪了一个上午的马兰头了。爸爸叫我们回家吃午饭了,可我说还想再剪一会儿……
许多人都觉得马兰头并不好吃,但是,马兰头可以防病、治病。我建议大家还是可以适当多吃一点儿的。
杨梅说明文作文 篇6
杨梅是慈溪的特产。有无数中外游客就是冲着这酸酸甜甜的杨梅到慈溪这地方来得呢!那里还有一些各家的祖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