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范文网 >地图 >读后感 >

三打白骨精读书笔记

三打白骨精读书笔记

时间:2023-12-22 作者:读后感范文网

三打白骨精读书笔记合集。

三打白骨精读书笔记【篇1】

读《西游记》有感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四(9)班仇建盛

今年寒假,天气虽然很冷,但我捧起《西游记》这本书,便不觉得冷了,可能是因为我全身心投入到书中了吧。

书中有许多人物,如降魔的孙悟空、懒惰的猪八戒、诚实的沙僧、黑白的唐僧、一路奔跑的白龙马、诡计多端的白骨精等等。书里面都把这些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令人浮想联翩啊!这本书里讲了许多故事,一个个都描写得栩栩如生,尤其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为了保护唐僧,孙悟空识破了白骨精的阴谋,一次又一次地想杀死他。可是,唐僧的善良与无知,让白骨精跑了好多次。孙悟空恨得直咬牙,由于唐僧又说了几句,又听不下去孙大圣的解释,孙悟空实在气不过就一气之下,腾云驾雾,消失了。

过了一会儿,白骨精来抓唐僧。猪八戒再也打不过白骨精了。唐僧落入坏人之手。猪八戒只好到花果山去请孙悟空帮助师傅。经过一番波折,孙悟空便去救了他的师傅。孙悟空不但救出了师傅,还告诉了他要爱憎分明的道理。

我看到了孙悟空见妖就打,就想到当今社会不法分子做坏事的情景。有些人明知道那是坏事也不管,这增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让他们变本加利。真是太不应该了。

我们看到不法分子做坏事,就应该阻止,不要害怕,还要用头脑去做事,也不能使自己受到伤害。只有这样,违法者才能停止傲慢,我们的祖国才能变得越来越美丽和谐。

三打白骨精读书笔记【篇2】

寒假中,我看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个电影让我受益匪浅,懂得了许多道理。

齐天大圣孙悟空不仅能够上天入地,七十二般变化,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分辨人和妖。当他遇到白骨精时,毫不犹豫地降妖捉怪,斩邪除魔,虽然我们没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但我们有一个聪明的小脑袋!像孙悟空那样,不被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所迷惑,擦亮眼睛,明辨是非,这样危险才会离我们远远的!才能保护好自己。当我看到唐僧因为“分不清善恶,错把孙悟空打死的白骨精当成人,并将孙悟空赶出师门,结果被妖怪捉到洞里”时,既愤恨唐僧真糊涂!又为他的生命安全捏了把汗。当看到“幸亏孙悟空及时赶到,才救出了唐僧,保住了他的性命。”时,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回了原处,好险呀!唐僧险些为自己“不分黑白,不识人妖”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

看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我想,如果我也能像孙悟空那样有双火眼金睛的话,我要用它来帮助警察叔叔抓坏人,我要让世界远离邪恶,远离危险,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三打白骨精读书笔记【篇3】

在《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看的是第二十七回“三打白骨精”,原名叫“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这一回主要讲了妖精白骨夫人为了吃到可以使她长生不老的的唐僧肉,分别变成年轻女子,年近八旬的老妇人,白发老公公,企图迷惑唐僧他们,但都被火眼金睛的孙悟空识破。可是由于妖怪的种种手段,却因为唐僧的愚善,猪八戒的愚蠢,孙悟空虽然最终保证了唐僧的安全,却换来唐僧的紧箍咒和被逐出师门,受了天大的委屈。

当我暑假再次翻阅的时候我突然有了很多新的感悟,以前气愤于唐僧的不辨忠奸,憎恨八戒的搬弄是非,感动于悟空的跪别师傅。现在觉得悟空受委屈出走,团队面临分崩离析才是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真正的一难。因为三打白骨精之前取经团队才组建,虽名为师徒师兄弟,可团队成员之间彼此不熟悉,唐僧并不是很了解悟空火眼金睛的厉害,悟空也不会了解师傅的仁善之心。八戒刚加入没多久估计也只管着每天能不能吃饱。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当遇到妖怪,悟空保护师傅的心理理所当然的一棍将妖怪打死,可是这在追求普度众生理念的唐僧眼里连续三次将寻常百姓一棍打死简直太惊世骇俗,不可理喻。内心更觉得最大妖怪反而是悟空,因此念紧箍咒惩罚悟空,最后驱赶悟空离开也不意外了。

所以我认为看人真的不能看外表,并且人的忠诚真的来自于信任,当团队成员做出的举动和自己认为的常理不符时候不妨站在对方角度考虑一番。团队成员间相互的信任才能激发彼此的忠诚从而完成共同目标,而这种信任不是凭白无故就能来的,必须经过一些磨难。经过此事,唐僧团队更加团结,对彼此更加依赖。从后面的取经历程看也许是一件好事。

三打白骨精读书笔记【篇4】

前几天,我读了《三打白骨精》一文。《三打白骨精》选自明朝著名小说家吴承恩写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三打白骨精》的主要内容是:有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山高林深的白虎岭。唐僧骑在马上,感到有点饿,就叫悟空去化斋。悟空听后,纵云飞上了天,他看到南山有一片红透的山桃,便前去采摘。没想到这山岭上有个白骨精。此时,那个白骨精正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看见了唐僧,心中大喜,因为人人都说吃唐僧一块肉,就可以长生不老。白骨精刚准备下去抓唐僧,忽见唐僧身边有两个徒弟护卫,不便硬取,于是计上心头,在山坳里变化成一个花容月貌的女子。只见那个女子左手提一只青砂罐,右手提一个绿瓷瓶,向唐僧走来。唐僧看见那个女子,吓了一跳,急忙问八戒他们怎么回事。八戒过去询问,那女子编说是斋僧的。唐僧问了她好几个问题,她都一一回答出来。正在这时,悟空回来了,识别那个女子是妖精后,便一棒打过去,那白骨精使了个解尸法逃就念紧箍咒,悟空好不容易劝说,唐僧才留住了他。那妖精又变成一个老婆婆,悟空见又是那个妖精,举棒就打,那妖精又使解尸法逃跑了。唐僧见了,二话不说,把紧箍咒念了二十遍。悟空又说了许多好话,才又被师傅留住。那妖精恨死了孙悟空,又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老公公走向这里。悟空发现这老公公还是那妖精变的,打死他吧,又害怕师父念紧箍咒,不打吧,师父定会被抓去。他召出土地神,设法打死了白骨精,唐僧见状坚决撵他走。悟空万般无奈之下,只好给师傅磕了头,飞回花果山了。读完《三打白骨精》后,我有很多感想。孙悟空本来和唐僧相处得很好,但是突然出现了一个白骨精,把唐僧和孙悟空弄得不欢而散。孙悟空有一双与众不同的“火眼金睛”,能发现变化了的妖怪,而其他人则不能。

白骨精第一次变化时,她用办法使唐僧师徒相信她是斋僧的好人,眼看师徒三人就要中白骨精的诡计,就在这时,孙悟空及时发现并把那假尸打了一棒,悟空让他们看了饭罐唐僧才相信,可是,猪八戒在旁边挑拨,孙悟空说了好话,才被师傅留住;第二次,孙悟空打到尸体的时候唐僧又要赶他走,还好他又说动了师傅,再次留了下来;第三次,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自己也被师傅无情地赶走了。唐僧是个一心向佛修善之人,但他的善心却被妖精所利用。在妖精的迷惑下,唐僧不能分辨真伪,再加上猪八戒在一旁火上加油,孙悟空被师傅冤枉也是可以理解的。孙悟空爱憎分明,一双“火眼金睛”善辨真伪,并且他对师傅十分忠诚,他是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人物形象。而猪八戒则又懒又馋又爱凑热闹,虽然有些令人讨厌但也有他的可爱之处。

通过读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几个道理:一个人的好坏不能光从外表来看,还要从内心深处去看。与人为善是对的,但是一定要分清对象。如果发现对方不是善良的人,就要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那样不要手下留情!

三打白骨精读书笔记【篇5】

《西游记》这本书大家应该都知道吧!相信大家也都读过,没读过应该也看过吧!里面有一个内容的情节——《三打白骨精》。

一天,唐僧师徒四人在路上想歇一会,唐僧便叫悟空去找点水来喝。当唐僧被白骨精发现时,悟空又不在唐僧身边,白骨精化为村姑,来骗唐僧。当白骨精端着假的斋饭来骗唐僧时,悟空取水回来,一棒打跑了白骨精。这样连骗三次,第三次孙悟空招来天上众神来作证,最后孙悟空一棒把白骨精打死,斩草除根。

这个故事情节告诉我们,遇事要会随机应变,要像孙悟空那样把事情做到位,要把事情做得完美。孙悟空忠心于唐僧,被唐僧误会,差点被唐僧逐出师门,他还是镇定自若的用行动证明他自己没有打错妖怪。孙悟空的所作所为让我们明白: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然就会把好人看成坏人,把坏人看成好人,或者是把好事看成坏事,让坏人钻空子让好人上当。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我们青少年一定要擦亮双眼,做到像《思想品德》课中告诉我们的那样:出门办事,提高警惕,不被某些坏人的诱惑蒙蔽双眼,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这样我们在出去独立做事,父母就会放心些。现在父母之所以特别担心我们青少年单独外出还不是怕我们上当受骗吗?如果每个青少年都能拥有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对人和事看得清看得透,那该多好啊!如果每个青少年都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那些想骗我们的坏人就少了下手的机会;如果每个青少年都把眼睛擦的亮亮的,那么那些想做坏事的“妖精”也会在我们的面前现了原形。青少年都成了孙悟空了,那么坏人是不是也会少了些呢?

本文来源://www.dhd7.com/d/115.html